30年前,一个暑假,父亲带我回奶奶乡下老家,我十分不情愿,
因为我觉得乡下肯定很无聊。
到了那里的第一天,还有点新鲜感,开门见山,梯田层层,翠竹鸟语。
第二天,呆在昏暗的泥瓦屋里,就觉得百无聊赖,想回家。
父亲鼓励我:“你可以去找村里的小朋友玩,一定会有惊喜。”
我一边吃着零食,一边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有几个小朋友远远的跟着,
我招呼他们过来,并把话梅分给他们吃,渐渐的,我们熟悉了起来。

下午,他们邀我去田埂上钓青蛙,捞泥鳅,一会儿又教我打弹弓,
还认识了菜园里各种各样的蔬菜,玩得有趣又长知识。
后来我们在后山采野果,竹林里抓“特务”,玩累了,他们把相邻的两棵毛竹弯下来,编成荡秋千。
开始我不敢坐,其中一个叫大壮的做示范,然后鼓励我试试,我坐上去紧紧抓住竹叶筛,
竹子弹起,就像弹簧一样,一弹一缩,我的心砰砰跳,那刺激劲儿就像坐过山车一样。
清风徐来,童声笑语,印象太深刻了。
通过几天的乡村生活,我和大壮成了好朋友,我和他们分享城里的故事,
他们和我分享乡村的乐趣,原来乡村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乏味,
乡村孩子的生活丰富多彩,他们在精神上比我更富有。
我喜欢上了乡村,不仅因为那里有清新的空气,幽静的环境,
更重要的是我在那儿有一群热情好客,见多识广的好伙伴。
30年过去了,再回乡村,满目萧然,不知那些小伙伴们今何在?
(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