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家庭的孩子适合考公务员吗?
对于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目前性价比最高的工作就是公务员了,
很多人对于考公考编有一个误解,主要体现在:
一、认为没有关系考不上。
他们觉得考公务员、考事业都是暗箱操作,没有关系根本不可能。
但实际上,目前全中国最公平的考试应该就是高考和公务员考试了。
如果仔细对比体制内外,由于体制内逢进必考的限制,目前体制内单位反倒是各种关系户最少,出身普通家庭的人比例最高的地方。
公务员考试可能是每个学生走向社会以后,为数不多的一个可以让普通人与有关系有背景的人去公平竞争的舞台。
二、认为没有关系,在体制内混不好。
这种误解体现在,认为没有关系,在体制内就提拔不上去,但实际上,如果我们把中国各行各业的管理层拿出来统计,
体制内的领导出身于农民、工人、小知识分子家庭的反倒是最多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出身在普普通通的家庭。
相反,在商界、在企业才是最讲究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的。
在中国目前制度体系中,理论上一个普通家庭出身的人在体制内的晋升是没有上限的,
而且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况且,现在公务员实行的是职务职级并行制度,即使你做不了实职领导,
至少在职级上可以晋升,待遇上可以提升。
除了体制内工作的误解之外,反过来,普通家庭的孩子往往对于体制外的工作有着另一种误解:
1、低估体制外的不公平和残酷性。体制外并没有现象中的美好和公平,所有体制内有的弊病,体制外一样不落的都有,正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而且在很多方面,体制外比体制内更残酷,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就告诉了我们,只是年轻人不愿意相信。
你会发现,家里无权无势,在体制内,你顶多就是一辈子普普通通而已,如果你自无欲则刚,没有人可以让你受委屈。
但是在体制外,即使你拼尽了全力,依然可以让你毫无尊严,甚至直接把你踢掉。
2、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尤其是家庭越普通的孩子,越容易对自己的能力高估。
总以为自己有一身本身,在体制外只要有能力,就会受到重用。
但实际上99.9%%的人终其一生都是普通人,你以为你毕业了,就会受人重用,实现人生价值,最后不过发现,自己就是一颗普通的螺丝钉。
对于普通人来说,体制内这份工作除了它的公平性以外,
还在于它的下限很高,它是一个普通人最坚实的依靠,
无论你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健康还是疾病,组织都不会抛弃你。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