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中考》 我的准考证不见了!
考试前夜,当发现准考证不翼而飞的时候,我吓得魂飞魄散,差点晕了过去!
那是三十多年前的夏天,那是一场决定我命运的大考!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考中专是农村孩子的心头好。
那时的中专生包分配,考上就意味着吃上了国库粮。
村子里谁家孩子考上了中专,父母的腰板都挺的笔直笔直的。
那时父亲常鼓励我“只要你考上中专,我们砸锅卖铁也供你上学。”
为了父亲这句话,初中三年我一天也没敢偷懒,从家里背走的煎饼摞起来比门前的柴火垛还要高。
好不容易等到了决战的这一天,准考证却被我弄丢了!
这可如何是好!!!慌了神的我把书包课桌翻了个底朝天,寻遍了宿舍里的每一个角落,就差把老鼠窟窿也掏一遍了,就是没找到。
晚上九点,当我耷拉着脑袋怯生生的把这个消息告诉班主任聂老师的时候,他也傻眼了——没有准考证就进不了考场!
我算得上是他的得意弟子,他对我的期望甚至比我父亲还高。
知道我的准考证丢失后,老师和同学们纷纷帮着寻找。
可准考证就像断了线的风筝,飘的无影无踪。
又急又累的聂老师瘫坐在了教室里。
当他听说我下午回过一趟家后,他眼睛里立刻闪烁出希望的光芒,蹭的一下跳了起来,不由分说,拿起手电筒,拽着我就冲进了黑沉沉的夜色中。
学校离我家大约八里路,那时已是晚上十点多,黑漆漆的乡间土路上一个人也没有,
连月亮都躲到云彩后面睡觉去了,只有不知忧愁的蝈蝈还在聒噪的唱着。
聂老师和我打着手电一步两回头的找啊找啊,找啊找啊!
那个时候,我多么希望这是一场可以马上醒来的梦,多么希望那个小小的白纸片一下子飞到我的脑门子上。
快十二点的时候,聂老师决定不再寻找,他让我先睡觉,他再想办法。
那一夜,恐惧、慌乱、绝望的情绪一直笼罩着我。
第二天早上,在带队老师们的极力争取下,监考老师终于同意我进考场,但必须写保证书。
化学老师徐老师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地替我写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份担保书。
发榜那天,父亲早早从县城赶回家,开门的那一刻,我已经躲进了猪圈里。
当听到父亲和母亲说我考上了的时候,我一下子从猪圈里跳了出来,来不及分享他们的喜悦,
接过父亲手里那辆破旧的二八大杠自行车,骑着它拼命的朝学校奔去,我要告诉聂老师、徐老师…….
那天的风很轻,麻雀在路两边的杨树枝上叽叽喳喳,我一路又哭又笑,被它们看了个清清楚楚。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