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赚点钱,多教育孩子。
家庭有两个很重要的主轴,一个是经济;
另外一个是精神生活,孩子的教育这方面。
现在的家庭情况几乎是夫妻一起赚钱,孩子大部分留给爷爷奶奶、保姆来带。
人生的智慧在哪里看到?
在取舍当中看到,有舍才有得。
少赚些钱,多教育孩子;
还是你要多赚钱,忽略孩子教育,得到的结果一定会不一样。
我们看看上一代,现在五、六十岁的人,跟我们现在二、三十岁的人,这两代比较一下。
上一代的人很有责任心,很孝顺父母。
我们这一代有没有上一代的人生态度?是进步了还是退步?退步。
上一代有钱还是我们这一代有钱?
为什么有钱了反而人生的态度退步了?
有钱不一定解决问题。
父辈那一代,基本上都很穷,因为很穷,所以特别节俭。
小时候在吃饭的时候,剩菜都是爸爸妈妈捡,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不能糟蹋食物。
所以生活比较拮据,第一、养成了勤俭的习惯,第二、生活愈困难人愈懂得感恩父母,友爱兄弟姐妹。
所以父辈那一代,他们在念书都不是父母催他们的,都是自己很积极主动,因为希望透过自己在学问上有所成就,能够往后让父母过好一点的日子。
生活的贫穷、生活的拮据,让一个人更有志气,更有孝心。
所以贫穷,我们要感谢它。
这一代因为从小生活就很优厚,要什么有什么,所以习惯挥霍,习惯花钱,又不懂孝道,又没有生活的历炼、承担。
所以现在我们这一代,不只自己赚的钱花掉了,还要去花父母的钱。
很多年轻人已经喜欢消费、享受到什么程度?
一个月的薪水一拿到,马上怎么样?走,我们去好好的消费一下!
可能把整个月的薪水在前半个月就花光了,后面的日子怎么熬?
后面的日子买泡面慢慢吃。
然后撑不下去了,回去找父母要。
所以生活的优厚,不见得能够带给孩子正确的人生态度。
更重要的是要留智慧传给子孙,还有留榜样给子孙。
司马光先生曾经提过,留钱给子孙,子孙未必能守得住;
留书给子孙,子孙未必能读;
不如于冥冥之中留阴德,以为子孙长久之计。
《易经》有一句很重要的教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阴德一定可以庇荫后代。
阴德不只在往后可以庇荫后代,当我们在行善,当我们在立身行道的过程,已经给下一代最好的身教。
所以,有智慧的父母会这样去抉择。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