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毛主席定都北京,是哪一位高人指点?
意外粉碎了一个阴谋 恰好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前,毛主席碰到了王稼祥这个“城市问题专家”,
于是便向他“请教”。
王稼祥就与毛主席说道: “我觉得,无论是西安还是南京都不妥当,最好选择定居北京!”
南京之所以落选,是因为王稼祥说:“纵观历史,但凡定都金陵的王朝都不长久”。
其实这种说法已经比较保守了。
因为在真正的历史上,但凡是定都在长江以南的朝代,基本都是“割据”或者“偏安”,鲜有能长治久安的。
比如说宋朝,迁都南方之后节节溃败,最终走向了覆灭。
而明朝就是因为看清了这一点,所以才宁可耗费巨量人力物力,也要迁都北京。

至于西安,虽然曾经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随着时代变迁,已经逐渐被“淘汰”。
因此王稼祥认为,无论是从政治经济、地理位置还是从战略安全的角度来看,定都北京都是最佳选项。
听完王稼祥的话后,毛主席眼前一亮,因为王稼祥的观点与他不谋而合,于是他让王稼祥展开细谈。
“从政治经济上看,700多年来北京都是首都,选它为首都,人们容易信服;
再加上北京地处沿海,位于经济发达圈,工业贸易也十分繁荣。”
“从地理位置上看,北京地处咽喉区域,靠近东北六省,可以有效辖制南方北方。”
“从战略安全上看,北京一边靠近蒙古和苏联。”
短期没有战争风险,另一边虽然靠海,但渤海是内海,又有山东和辽宁拱卫,有充足的缓冲地带。”
毛主席听完这节后哈哈大笑,显然是非常满意,不过他还是打趣王稼祥道: “之前北京还在傅作义手里呢,你就想好了这些,就这么有信心能把北京拿下来?”
王稼祥毫不犹豫的点点头,很明显是早就觉得傅作义“难成大患”,而毛主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早在军队向北京进发之前,毛主席就叮嘱大家:“尽量不要损坏北平”。
很明显那时候就有了定都北京的想法,而王稼祥的话让毛主席愈发坚定。
最终,在西柏坡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主席提出尽快占领南京建立联合政府,然后定都北京。
(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