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元宵,中午陪父亲小酌。
或许是酒过于浓烈,抑或是我的文章《老屋》,勾起了他的思乡之情。
席间,他突然伤感起来,又开始念叨着老家的宅院。
他说等到天气好转,无论如何也要回趟老家,去收拾一下新宅和老屋的卫生。
说着说着,不禁潸然泪下。
历年春节,我们都是在老家度过的。
这两年因为一些特殊的缘由,他便跟随我在城里过年。
因此,每到新年,他喝了些酒后,便开始有些伤怀,总是念叨着老家的宅院。
年初三我们回老家给母亲上坟,看到老屋的破败,新宅的狼藉,他满脸凝重,一个人忙里忙外地打扫卫生,说要腾出一片整洁的地方让我们喝茶。
我们都劝他不必如此烦扰了,反正坐坐就走。
他却说新年佳节,不能如此马虎,总要坐下来喝杯茶再走。

我们看出了他的落寞,于是等他收拾妥当,在堂屋的圆桌上,大家共同举杯完成了一个简单的新年庆祝仪式。
他又欣慰了起来,脸上也露出了些许笑容。
母亲去世后这几年,他一直跟随我和姐姐住在城里。
期间,他常会一个人偷偷跑回老家,住上一两天。
我们不放心他一个人住在家里,只好每次都匆匆赶过去,又把他接了回来。
尽管我们都让他不要拘谨,把孩子的家当成自己的家。
可他总觉得不如住在老家自在,或许老家的宅院,才是他心里真正的家。
我们也不知该如何安抚他的孤独,可能他心里确实需要更多的温暖与陪伴,而这种温暖与陪伴,是我们所不能给予的。
于是有人劝他,找一个能常伴左右的温暖。
可他又顾及别人的看法,担心子女的反对。
尽管我们都表示支持,可他心里依旧还是顾虑重重。
他一生憨厚,谨小慎微,每遇大事总是优柔寡断、迟疑不决。
于是他的人生总是充满遗憾,虽年逾古稀,依旧没有勇气为自己做回主张。
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无关年纪大小。我不想看到在他忧郁中老去,也不想他在人生的最后阶段留下遗憾。
我觉得夕阳西下,也应当用余晖照亮晚霞;
虽黄昏迟暮,可太阳下山还有月光。
愿君千万岁,无岁不逢春!
(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