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老家后发现读书之人才是最尴尬的人。
2021年有幸读上硕士,目前签了本地的一个县医院,
今年回家,悲凉之感油然而生,
30余载的读书生涯遂尝读书之艰苦,
毕业后八方谋业,东奔西跑。
虽三观向上,积极进取,可再回首,
同岁皆已结婚生子,我不禁感叹书中之意何时能达。
花无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再读送东阳马生序,
虽比不上宋濂当年的负箧曳屣,但总有些醍醐灌顶。
我们都说迷茫,说悔恨,说无奈,说艳羡。
三十多岁的我总觉得自己很难,
可长辈们却说前半生怎么都好过,年老了才难。
升学考公时才想起范进中举,最初嘲笑范进,
后来理解范进,终是成为范进;
找工作时才读懂孔乙己,
脱不下的长衫不正是我们在所谓的体面和生活之间反复挣扎的高台吗?
谈婚论嫁时才读懂孔雀东南飞,
原来生活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早已注定在各自的原生家庭中!
人生好像就是这样,岁月匆匆如流水,
初读不知书中意,再见已是书中人,
可是回不去的何止是时间呀,遥远的又何止是距离呢?
还有那些身边行渐远的人,和那个曾经风华的自己。
回家看到身边的朋友已经安定下来,
过年时,街坊邻居开着一辆辆小车,
而我却觉得自己无法插入他们的话题。
他们质疑我读了这么多年书到底有何用?
父母年迈,事业和爱情都一片迷茫。
我不禁纠结,如果不读书,或许早已有了自己的家庭,
可以带着孩子回家给父母拜年。
然而,读书使我渴望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但最终却发现自己除了几张毕业证和学位证外,似乎一无所有。
我感到自己像一个吸血鬼般不断向家人索取,
而无法给予回报。
因此,我不禁思考,读书赋予我们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用八个字来形容当下的自己: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 前方到站
(投稿作者:喔可不吃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