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把概念拆成“稳定”与“币”
“稳定”指价格锚定某一外部价值,最常见的是1:1锚定美元;“币”指它运行在区块链上,转账像发微信,7×24小时不歇业。把二者拼在一起,就是“在狂野的加密世界里,价格几乎不动的加密资产”。
如果非要类比:USDT/USDC 这类美元稳定币,相当于区块链上的“数字美元”;DAI 这类链上稳定币,更像“区块链央行”发行的“数字债券”。

二、稳定币的三种“锚定术”
法币储备型(Off-Chain Collateralized)
代表:USDT、USDC、BUSD
原理:发行方在银行里存1美元,链上印1枚稳定币;赎回时销毁币,取回美元。
风险点:银行里的钱到底够不够?审计是否透明?
加密资产超额抵押型(On-Chain Collateralized)
代表:DAI、MIM
原理:用户把价值150美元的ETH锁进智能合约,系统才借给你100美元的DAI;当ETH暴跌触发清算线,合约拍卖抵押品,保证DAI始终有人兜底。
风险点:极端行情下连环清算、清算机器人拥堵。
算法型(Algorithmic/Seigniorage)
代表:昔日LUNA-UST、今日FRAX、USDD
原理:用代码调节供需。需求>供给时,系统“印股票”(治理币)回收稳定币,把价格压回1美元;需求<供给时,反向操作。
风险点:市场信心一旦坍塌,“死亡螺旋”只需几小时。
三、稳定币的七条“生财之道”
法币储备的“躺赚利息”
USDT 发行方 Tether 官网披露:2023 年平均持有 850 亿美元的美国短期国债,年化收益 5% 左右,一年净赚 40 多亿美元。用户手里每一枚 USDT 不付利息,Tether 却把背后的美元拿去吃息差,这就是最传统也最稳的盈利模式。
出入金“换汇费”
散户把人民币换成 USDT,OTC 商家收 0.1%–0.3%;机构赎回美元电汇,Tether 收 0.1% 或 1000 美元起步的手续费。看似小钱,单日沉淀 30 亿美元时,光手续费就是 300 万–900 万美元。
链上“铸币税”
MakerDAO 发行 DAI 时,用户需缴纳“稳定费”(目前年化 3.19%)。这笔钱回购并销毁 MKR 治理币,等于把利息分给全体持币人。
清算罚金
还是 DAI 的例子:当 ETH 暴跌,系统强制拍卖抵押物,清算者可以 3%–13% 的折扣吃进资产。折扣部分就是系统收入,用来回购 MKR。
资金费率 & 基差套利
稳定币在中心化交易所常作为保证金。牛市时,永续合约资金费率长期为正,持币方把 USDT 借给杠杆多头,年化 10% 以上。
DeFi 流动性挖矿补贴
2020 年夏天 Curve 3Pool(USDT/USDC/DAI)一度给出 20% 年化 CRV 奖励,项目方用治理代币“雇人”提供深度,稳定币持有者赚双份:利息+补贴。
算法稳定币的“铸币—销毁”差价
以 FRAX 为例,当市场对 FRAX 需求旺盛,系统用 1 美元价值的 FXS(治理币)铸造 1 枚 FRAX;需求回落时再销毁 FRAX 换回 FXS。只要 FXS 价格上升,协议就赚差价,相当于央行做“外汇占款”。
四、监管、竞争与灰犀牛
监管
美国 2023 年《支付稳定币透明法案》草案要求:100% 现金+短期国债储备、每月披露、接受 Fed 现场检查。合规成本抬升,小型稳定币可能出局。
银行利率
2024 年若美联储降息,USDT 的国债收益会从 5% 跌到 2%–3%,盈利空间收窄,Tether 或提高赎回手续费。
央行数字货币(CBDC)
数字美元一旦上线,“链上美元”与“官方美元”的利差可能消失,届时稳定币只能卷服务、卷场景。
灰犀牛:银行挤兑
2023 年 3 月硅谷银行倒闭,USDC 一度脱锚 0.87 美元。虽然 48 小时内恢复,却提醒市场:法币储备型稳定币的“稳定”取决于传统金融的稳定性。
五、普通人如何“搭车”
保守派:把闲置 USDC 存进 Coinbase“USDC Rewards”,年化 4%–5%,随存随取,本质是 Coinbase 把美元放逆回购。
进阶派:在 Polygon 链上把 DAI 存进 Aave,年化 3% 的基础利息 + 2% 的 MATIC 奖励,再拿 aDAI 当抵押借出 ETH 做杠杆,收益可拉到 8%–12%,但需盯紧清算线。
高阶派:成为 Curve 流动性提供者,赚取 0.02% 交易手续费 + CRV 补贴,再把 LP 代币质押到 Convex 叠加收益,牛市年化 20% 不是梦;熊市也可能被治理代币砸盘反噬。
六、小结:稳定币是一面镜子
它让传统金融的“铸币税”与“息差生意”在区块链上裸奔,也迫使央行重新思考货币主权。
对发行方而言,利润=储备收益+手续费+代币升值;对持有者而言,利润=无风险利率+流动性溢价+补贴红利。
读懂这七条盈利模型,你就能看懂 90% 的稳定币商业计划书,也能避开 90% 的“高收益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