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较多了,心情累了;欲望大了,幸福少了。人生百味,繁华万千,终是过眼云烟,昙花一现。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观点 » 正文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其实很简单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其实很简单,你有什么样的情绪状态,

孩子就有什么样的心智,行为,身体状态,人生。 

何为情绪?就是身语意对外的一种态度,是润泽无声?

还是暴跳如雷? 情绪是一股强大的无形能量,经典讲的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火烧功德林,都是在形容情绪的厉害性。 

为何会有情绪,情绪的背后是什么?

是你内在有太多的不允许,认知障碍,匮乏跟创伤,以及千疮百孔的心,情绪只是内在的一种表达。 

这些来自哪里?来自你幼年原生家庭的影响,以及整个生命成长过程中各种世俗观念的熏染。

比如你的父母不允许你哭,你就不让你的孩子哭。

哭不好吗? 逐步的,外面这些熏染就形成了你的认知体系,认知形成行为习惯,习惯形成命运。 

这就是没有觉醒,不能做主的假我状态,即处处受阻碍,随波逐流。

而真我是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清净光明通透的。 

360截图20230513081727954.jpg

所以,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多数父母都是稍遇刺激,就会肆意向孩子发泄情绪。

潜意识里就是在向孩索取认可,爱,赞同,肯定。

把自己的残缺心,控制心,患得患失心,嗔怒占有心,傲慢心,投射到了孩子身上。

换句话说,你想让孩子认同你内在的各种不允许,各种认知障碍,匮乏创伤等这些负能量。

你在不知不觉中把孩子变成了第二个负能量的你。

所以很多人发现自己很像父母中的某一个,或者孩子脾气跟自己越来越像。 

你是对的可以好好说,你是错的,没有必要发着脾气说。

当跟孩子索取认可的时候,其实是在用孩子般的心智管孩子,两个孩子只会互掐,即使口服心也不服。

好比弹簧,越压制,越反弹。 

重点 低质量的陪伴是一种伤害,与其说教育好孩子,不如先解决好自己的情绪。 

从本质上来讲,孩子只是父母的一个外相,一个影子。

父母如何孩子就如何,怎么画这副画,取决于父母自身水平。

孩子所有的行为,只是帮你照见提升,是度化你的小菩萨。

你内在不改,孩子就改不了,你安静了,世界才会安静。 

接纳孩子的一切状态,也就破掉了自己内在的各种匮乏,创伤,认知障碍。

这就是对境改心。内在的各种拧巴清除了,孩子这个影子自然而然会变,这就是无为而治。

而不是拿一堆限制性信念强加给孩子,泯灭他的天性,天赋,发展表达空间。

孩子若身体不适,也要在这方面反思,这个后面会再讲。

 陪伴本就是育儿,育己的觉醒,父母的改变跟觉醒是教育的开始。

好情绪一定是内在限制性信念少,接纳的多,通透度强。

身心平和的父母才能引领孩子成为人格健全的人。 

(投稿)

老鲫鱼微信公众号

相关推荐

老鲫鱼微信公众号

猜你喜欢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