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发着高烧,面色红润,嗓子沙哑,一脸倦容的孩子依然早起晚睡,
依然全力参加期中考试,我的心中真是酸疼的难以言表,也许只能这样,也许只有这样。
究竟是一股什么样的力量,让这些孩子在透支着自己的健康,消耗着自己的青春?
其实原本可以不这样,为何要这样?
一个连孩子的三餐和睡眠都无法保证的体制,还能做到什么?
即便生病也不敢有任何放松的制度,孩子的压力有多大?
压力适度可以转化为动力,压力过大只能是摧残。
冬天刚来,一拨拨病毒让好多孩子中招,从幼儿园到高中都有,
病毒固然可怕,可孩子们体质弱免疫力低,也是中招的一个重要原因。
本应该在操场上挥洒汗水,在田野里拼命奔跑的年纪,却只能在书山题海里挣扎,
这样单一高强度的重复学习,内心怎么会不匮乏,即便如此还担心考试成绩不好,
心力交瘁的结果就是免疫力底下。
心不健康,身不健康,如何去迎接未来人生的风风雨雨?
我从来不否定人生的奋斗,我更反对摆烂,我也不否定努力学习,
我也更反对该学习的时候选择安逸。
我反对的是违背规律地去消耗孩子们,等把他们的身心消耗到一定程度,
不是抑郁就是躺平。
如果一个工人12小时流水线作业,天天如此,时间久了,这个人就废了,更何况是个孩子。
他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却看不出月亮的阴晴圆缺之美,
却不会自己坐车去寻找远方,他们物理化学能考出高分,却不敢换个灯泡,却不会腌制咸菜,
他们会写高分作文,却不会写文章,任何学习,脱离了生活,其实毫无意义!
当然,目前的学习,也许最大的意义就是考个好的大学,找份好的工作。
但是好大学的名额是有限的,只是根据省里排名去选择,大家都拼命学习和大家都正常学习,
最终的结果是一样的,还是那些自律且上进的孩子进入好的大学,
只是正常学习大家都健康,家长也省下了不必要的财力和精力,何乐而不为?
大家都知道了,让花成花,让树成树的道理,为什么到孩子身上就要让花成树?
一个认真工作的大厨和一个认真工作的教授都应该值得称赞,
本质都是通过工作奉献社会,怎么在你们眼里就瞧不起大厨,就只给教授唱赞歌?
还是恳请放过孩子们吧,放过了他们我们的家庭才会更幸福,
我们的民族才会有更好的未来,只有让年轻人体验到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才会让整个社会有活力,才会让整个社会发展得更好!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