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车上,我的邻座是一位戴着眼镜的儒雅青年,约摸三十出头吧?
旁边坐着他乖巧的女儿。
小女孩很可爱,梳着小马尾辫,精气神十足。
父女俩应该是去旅游,小女孩很兴奋,不停的问她爸爸一些关于“鄱阳湖”的问题。
我惊讶的是年青的爸爸学识渊博,而且极具耐心。
他讲起了鄱阳湖著名战役。
朱元璋战陈友谅,描述了一些战争场景。
女孩问:后来谁赢了?父反问:后来是谁建立了明朝?
女孩答:朱元璋。
父:这就对了。
满眼都是欣慰的目光。
后来,小女孩还问起了,为什么不可以在动车上吸烟?

还有时速的问题。
父亲都用简单易懂的道理给予了回答。
父女俩的声音很小,我看的出,小女孩心中的许多小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脸上始终洋溢着满足的笑容,我想在他心中,他的爸爸一定很伟大,
问答既充满童真,又处处关涉田野和自然现象,也不乏哲思深意。
有时我也经常想,我们到底能给孩子留下什么东西?
我们又该告诉孩子什么道理?
由于文化的差异,我对我儿子提出的许多问题总是无法作答。
生于普通人家,真的能为孩子做的事寥寥无几,
可怜天下父母心,每个人都希望给孩子创造更好的平台,总是拼尽全力,哪怕所有的困难都咬牙自己扛。
都想给孩子更多的物质条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未来可期。
对于我的孩子,我始终心怀愧意,童年给他的陪伴少之又少,
基本上是我老母亲一手带大的,对他内心世界的了解更是匮乏。
做父亲,我做的不尽如人意。
我只是沿着我的成长轨迹,告诉了他一点点做人做事的道理而已。
他的学习,我是真的教不出了。
只能略微给他一些指引。
当然更没有很好的经济条件,衣为遮体,食为充饥。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终究没有带他领略更多的大好河山。
偶尔,你也会沉迷手机。
我只想告诉你,寒门子弟,只能靠自己,你正青春年少,应把足够的精力放在学习上,人生才有可能。
你终有一天会长大,不一定要有多大出息,
只望你三观正确,才情配得上你的生活。
有情有义!
(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