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教育问题的。
很多父母过来留言,说孩子如何如何,问该如何管教。
这边建议先按下暂停键,不要再着急管教孩子,先审视一下自己,一切才会迎刃而解。
首先要知道,外在世界的一切都是我们内心显化感召而来。
内心与外在世界的关系,好比投影仪跟幕布的关系,心里有什么,幕布上就配合演绎什么。
外在就是一面大镜子,你笑世界就笑,你哭世界就哭。
你换了衣服,镜子里也会换衣服。
故说,祸福无门,唯心自招。
投影仪里的能量状态,通过幕布上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来表达。
心里的能量状态通过外在的人事物表达。
只有先了解了这些生命真谛,才会有解决之道。
孩子是谁呢? 孩子就是父母内在能量,情绪,习气,德行,福报综合起来的一个外在显化。
换句话说,父母什么样,孩子就是什么样,是父母的内在的小孩。
有人说,孩子爱犟嘴,不服管教,叛逆。
那现在审视一下你们夫妻有没有这个行为?父母若没有,就看不到孩子身上的这些“毛病”。
孩子是照片,父母是底片。

每一个孩子都如同一张白纸,外在怎么染就怎么是。
而原生家庭就是第一个孵化器。
父母用各种的匮乏,拧巴的情绪,创伤,低能量,各种没有甄别过的认知,价值观,世俗观,去画画,能画出什么样的作品呢?
为什么父母学了很多技巧依然管理不好孩子,因为内在底片没有提升改变。
说到底很多父母也是没长大的孩子,无关年龄。
技巧如同面具,内在愤怒,却带着微笑脸的面具与孩子对话,孩子就不知道吗?
孩子不管技巧的,他只在乎感受,以感受为准。
你的情绪,你的拧巴,你的失控,你的创伤,你的德行,孩子全部感受的到,并被熏染穿透。
逐步成为像你一样的状态,成为复刻品。
然后倒打一耙说孩子怎么这样?这是不对的。
这也是父母缺乏智慧和爱的表现。
很多时候的爱,只不过是打着爱的旗号,释放自己的拧巴情绪,创伤,认知障碍等。
家庭整体氛围是否有爱,温暖,积极,决定着孩子的身心健康与前途。
很多问题少年,都是因为童年没有感受到爱,内在的小树苗冷漠无助,枯萎了。
大了就融入不了社会,成为边缘性人格,甚至敌对仇视。
包括多数的躁郁,抑郁,严重焦虑内耗,缺乏安全感,都与原生家庭有关。
父母应先着重提升自我修为,尽好孝道多培福报,成为爱,温暖,智慧。
当在以身作则的时候,孩子潜移默化中就变了,不费吹灰之力。
爱孩子是爱他如其所是,爱他的感觉情绪,爱他的一切状态,不是爱他你愿望他成为的状态。
(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