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每一代都有自己爱好!老一辈爱好炒邮票,七零后爱好炒文玩核桃,比如我们80后正好赶上互联网的时代!凡是建站群体似乎都热衷于炒域名!再后来聪明人开始炒商标!但是这届00后95后炒鞋!说实话真的看不懂!
鞋子衣服是工业品!一开流水线怎么上千双都能生产出来!去年比较火的酱香茅台,似乎今年已经没有那么火了,茅台股票跌去三分之一就是一种表象!
怎么就能用来炒着卖钱呢?前段时间看到一个新闻,一个小伙子把鞋穿了三个月竟然能卖出上万的价格!那么炒鞋到底是不是骗局呢?
细了解之后,这个和之前的炒期货还真有点像!比如线下前两年炒绿豆,炒大蒜的有点类似的!鞋子尤其是运动鞋已经成为年轻人眼中必备的东西,尤其是很多品牌的限量款的鞋,更是能够使得一群人大半夜去排队,而随着二手市场的扩大,这两者的结合就导致了炒鞋的兴起,也就是通过抢购和囤积限量款的鞋,以二手渠道抬高售价出售的一种商业模式。
或许有人会问,鞋子只是穿在脚上的必需品而已,为什么会有大量的年轻人涌入这一行呢?一方面这与年轻人追求时尚的定义有关,另外一方面也与经济利益有直接的关系。
由于很多鞋类产品都是限量款,这就导致了其本身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它的售价,只要能够抢到商家的限量款鞋子,那么二手转卖之后的价格必然会高不低,这种赚差价的方式其实就是基本的商业模式,再加上很多厂商也意识到了这一市场的巨大,手动增添了一把火,导致了炒鞋市场“蒸蒸日上”。
“炒鞋”究竟有多火?比如,有的AJ球鞋开售第一天,就有几百人冒雨排队抢限量款;有的球鞋刚发售,价格即暴涨十几倍甚至上百倍。
那么这行业都赚钱么?一位21岁的鞋贩子则认为,圈内赚大钱的是少数,“那些一直投一直赔的人,‘冲’到倾家荡产的人,每个月只能赚一两千块钱的人,才是这个圈子里的大多数”。
比如现在的炒鞋平台,有平台卖家参与对倒交易,平台赚走了大量无风险佣金的同时,同时,品牌商故意制造的供不应求的发售方式,这些人为因素都会制造很高的球鞋交易溢价。
不明真相的消费者,特别是没有社会经验的年轻人,看到似乎能赚大钱,就往里冲。但最终他们会发现,大部分利润都让中间商赚走了,最后发现这行业真的是一地鸡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