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分数没出,没必要过多估算,过多打算。
分数出了也无需看分数,主要看在省里的位次,录取的唯一标准就是排名。
报志愿无非三个点,城市、大学和专业,位次不同,每个人的喜好不同,
家族资源也不同,要做好取舍。
位次较高当然要选择北上广深这样的大都市,
最优质的资源和人脉都在这里,无需多言。
位次较低就要避开热门城市,甚至包括青岛这样没有多少优质教育资源,
很多学校却收分偏高的地方。
大学所在的城市真的非常重要,但上大学最为主要的还是学有所成,没必要驰于空名,骛于虚声。
大学排名显而易见,几乎精准定义了综合实力,好的大学都想去,
好的位次只有少数人才会有,请务必面对现实。
无论如何都尽可能的不要病急乱投医,那些没多少底蕴,特别新成立的有些私立大学,
如果不是家里特别有背景,真没必要为了个文凭扔了大把的钱,最终啥也没学到。
专业选择也分为两类,家里有背景的年轻人,就要去学习哲学,
艺术这些形而上的专业,这些人只需要提高认知,提高对人性和社会的理解就行了。
一般家庭孩子唯一的考虑就是就业,当然也要尽可能地兼顾自己的爱好,
像管理、营销这样学与不学差别不大,应用很难的专业,还是少碰为妙。
也要考虑时代背景,曾经的热门专业,师范和工程,现在就业也很难。
Ai时代,考生自己完全可以实现精准填报志愿,专业不懂可以在网上学习下,网络比任何人解释的都专业全面。
甚至都不需要任何人帮忙,只要自己有决心,下功夫好好研究下。
任何一个大学和专业近三年的招生位次都很清楚,冲稳保的位次,
根据你现在的位次分别乘以0.8/1.2/1.4就可以。
志愿排序也很简单,最想去的志愿排第一,依次往下排就行。
机构就是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神秘化来骗钱,没必要当那个大冤种。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