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整个社会有个关键任务,那就是沉淀财富。
经济发展可不只繁荣、萧条这俩阶段,中间还有个不太被人熟悉的沉淀期。
在这期间,多数社会建设的活儿慢慢停了,城市会变旧,道路也会破。
这时候,继承和消费成了社会主要经济活动,等哪天条件够了,新一轮经济周期就开启了。
很多人没意识到,2020年以后出生的孩子,跟咱们现在的人压根不在同一个经济周期。
就像过去 30年的那些机遇、红利和 1940年以前出生的人没啥关系,因为经济放开发展时,他们年纪大了,跟不上趟。
在这长达60年的大经济周期里,处在中间靠后的人最难熬,现有的经济模式、技术风口都快不行了,
新周期却还远得很,古人说“时也运也命也”,真挺应景。
那普通人咋办呢?总结了三个要点。
第一点是放下责任。
这可不是说不管老人、孩子,而是说别去扛超过自己能力的社会经济发展责任。
蜊蛛侠讲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反过来,咱普通人能力有限,要是经济不往上冲,投资可能就不是赚钱,而是“买单”。
房价跌的时候买房,相当于给城市建设掏钱;
学历不值钱了还盲目考学,就是给公共教育付费。
要是享受不到城镇化、生产力进步带来的好处,那些加重自身负担的事儿就不值得干,少做这种“买单式投资”,多关注自己和家里人,也就是投资自己。
现在大概率是通缩和温和通胀来回切换,社会不像以前疯涨,手里现金也不会哗哗贬值,这可是沉淀的好时机。
第二点是经营当下。
新周期一开始,旧的就淘汰,过去贵重的东西到新周期可能一文不值。
前几年房地产火的时候,学土木的学生满心欢喜出校门,觉得未来一片光明,结果行业不行了,当初的职业规划全泡汤。
现在面对未知的新周期,咱们能抓住的只有当下。
工作生活里,要“挣快钱”,落袋为安才实在。虽说不知道新周期啥时候来、啥样,但能肯定,它一定是带着赚钱机会来的,毕竟赚钱效应是经济周期的动力。
所以,有快钱挣的活儿别放过,同时紧盯市场,随时调整自己干活、投资的方向。
第三点是化零为整。
社会发展成熟后,家庭成了竞争的基本单元,经济上“一步慢步步慢”很明显。
一般来讲,经济周期开启,一个家庭前两代至少得有一代人抓住红利,家才能过得好。
要是没抓住也别怕,一个周期60年,对应三代人,第二代只要咬牙熬过,第三代还有翻身机会。
像55到75年出生的算第一代,75到95年是第二代,95后、00后就是第三代。
要是你是第二代,自己和父辈都错过机会,现在就别给第三代添负担,让他们中年时新周期来了能轻松上阵,抓住家族复兴的机会。
总之,在这个经济沉淀周期,记住“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沉住气,咱们普通人才能等到来日厚积薄发。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