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较多了,心情累了;欲望大了,幸福少了。人生百味,繁华万千,终是过眼云烟,昙花一现。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观点 » 正文

​《道德经》不是给普通人看的

《道德经》不是给普通人看的。 

刚强,是普通人的特点。

柔软,是修行者的特点。 

老子认为,柔软胜过刚强,修行者必柔软,

柔才能合道,得到天道的能量滋养,反而长存。 

大雪纷飞的山上,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

那个山上的树,很多树枝都被积雪压断了,但有一种树却毫发无损,仔细观察后发现,那种树的树枝它是很柔软的,

当雪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树枝就会弯下来,

然后积雪就顺着树枝滑落到地上,树枝就又弹回去了。

 而那些非常坚硬的树枝,反而因为承受力太强,被积雪压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它还是无法承受,就被折断了。 

所以,柔软并不是柔弱,柔软是一种智慧。

做树是如此,做人亦是如此。 

《道德经》: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德经》不是给普通人看的配图

老子本人是修行人,他知道:道是柔软的。

道发生作用的方式,用柔而不用强。

道像水一样,柔和,顺势而为,不对立,不硬来。 

我们修行者,学习天道的柔软性。 

柔弱的法,它顺其自然,任由一切人事物依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而决不强加干涉,也不强加自己的意志,

而是留给万物自由的发展空间。

天道并没有高高在上,道孕育了万物,却不主宰万物,不把它们据为己有,不使它们受制于自己的力量。 

任何事物都是由道而生的,因此自然应该合乎大道的德行,只有这样才能正常生长、发展和运行。

一旦违背了道的德行,那就会被大道抛弃。

所以活着的动植物都是柔软的,随顺的。

死了的动植物都是僵硬的。 

虚空最柔软。

向虚空挥拳,手不会疼。

佛法说“空”,道家说“无”,都说的是柔软。

佛家的空,道家的无,并不是什么都没有,反而是具足一切。

可理解为人类无法感知的能量。

 道的德行指的就是空、无的状态。 

柔软胜过刚强。柔是我们内在的力量和智慧,就像青草,因为小草柔软,不被风雨摧残。

反而在台风天,很多大树折断。 

柔软能适应各种变化。

而刚强则容易折断无法应对变化。 

当我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如果能保持柔软的心态,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 

如果我们的为人处世像石头一样硬邦邦的,不但可能会错失机会,也可能将自己至于不利的险境。 

刚者易折,柔者长存,做人柔一点福气就会慢慢凝聚起来。 

一个能够甘于人下,不与人争,处事低调,也不张扬的人,往往因为没有过重的名利心,

反而容易把自己当下的事情做好,也更能成为受尊重的人。 

生活中很多事情,不是努力就能成功的,不是争取就会得到。

关键在于修行。

柔软心的人能吸引来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当人们都认为刚强坚硬为美的时候,老子以水做比喻,说出了柔软低调的价值。 

众生我执,刚强难化,忠言逆耳。 

修行者无我,柔软自修,归顺真理。 

舌头由于是柔的,所以能够长久存在;

牙齿坚硬,往往更早脱落。 

生活中,有的人自恃有才华,好纠正别人,结果往往被记恨。 

人与人的交往,就是这样,太硬太强,太直太方容易受伤或者伤害他人;

相反,保持柔软,善于变通,可以顺势,才是一种外圆内方的境界。 

(投稿)

老鲫鱼微信公众号

相关推荐

老鲫鱼微信公众号

猜你喜欢


​《道德经》不是给普通人看的

​《道德经》不是给普通人看的

《道德经》不是给普通人看的。 刚强,是普通人的特点。柔软,是修行者的特点。 老子认为,柔软胜过刚强,修行者必柔软,柔才能合道,得到...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