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最大的区别,不是出身,不是学历,
不是金钱和权力,而是一种思维方式,这模式是常年累计出来的智慧,
如同你比别人高一分就会被嫉妒。
高五分就会羡慕你。
高十分了就会得到尊敬。
一生最怕的,就是年轻时本来有大把的机会,
可由于自己的故作清高,眼睁睁的看着它溜走。
人到中年,却不得已向现实低头,最后混成个四不像。
清不清,浊不浊的,丢了好人的优点,又学到了坏人的缺点。
说实话,在现实生活中啊,能够清高到底的人几乎是没有的。
年轻的时候,谁都可以装得清高一点,毕竟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可当你结婚之后,有了老婆和孩子,如果还是按照以前的性子胡来,
也许你的心里是出了一口气,但家里是要米下锅的呀。
观察下你周围,一般富人都在吃苦,穷人都在享乐。
这就是本质,殷实的人在交往时,重要的不是自己在那里滔滔不绝地讲,
而是知道对方想听什么,然后去迎合他。

每个人都是有表达欲望的,把自己当成了主角,那人家就成为了你的陪衬,
心里自然也会不爽。这就是拉近关系最好的方式,
就是要让他感觉你懂他,才会把你当成自己人。
想达成这个目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说对方想听的。
很多人认为自己才华横溢却没施展的空间,那些贵人都眼瞎了,
看不到自己这匹千里马。
可凡事有因必有果,如果连自己的才华,
都没办法让别人看到并赏识。
那大多数情况下,你口中所谓的才华,也只是自欺欺人的了。
在表面上装得把一碗水端平,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看待。
但在私底下,却一定要把所有人进行分类,那些对自己更有价值的人,
采取重点维护。
对了千万不要随便遇到一个人就对他掏心掏肺,
在你看来他是朋友,在他看来你是傻子。
再好的朋友,也不要说自己的秘密。
我能了解一些,也不敢外传,写出来他们的事情,
因为已经是普遍了,就是身边有好几个朋友都不约而同把以孩子前程重要为借口,
连哄带骗地把人老珠黄的老婆送去陪读,这样就不妨碍自己了。
朋友基本上都有情人,有几个居然还有了孩子。
而闷在鼓里的陪读妈妈却浑身洋溢着责任感和自豪感。
这种行为模式在稍微有点钱的圈子里很流行。
原来,嫁给有钱人的痛苦是被打发去发达国家人生地不熟带孩子上学,
大部分是上私校住大房子,陪读妈妈也不用工作,看好孩子就好。
但是嫁给没钱人的痛苦可能是一辈子还贷款,孩子上菜小,一地鸡毛。
(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