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身边有所成就的大佬,发现他们的父辈也都是有能力的。
所以我悟出来一个道理:没有家族力量的托举,谁都是普通人。
你是否也在家庭聚餐时碰到这样的场景:
一家人没有实质性的交流,生硬的客套话,
小孩子全程玩手机,给人一种强烈的感觉,家可以常回,但不能久待。
中国是血缘圈子式社会,竞争的背后是家族力量的对抗。
大部分人还在底层,主要因为没有家族力量的托举。
或者你会马上抬杠,董宇辉背后有强大的家族吗?
凡事要多想,人们想把他扯下来也就是顷刻之间的事。
但你想毁掉霍启刚,得掂量人家背后深厚的家族根基。
你能在残酷的竞争胜出,社会就会为你匹配对应的财富地位。
靠单打独斗就能在残酷的社会中胜出,这个时代早就离我们远去。
现在要突破圈层,有两个主流的方向:家族有资源,你要借助家族的托举力量,更上一层楼;
家族没有资源,你从头打地基,慢慢带出一个家族。
我们所看到别人雄厚的家族背景和资源,都不是一代人就创造出来的。
主要靠一代人又一代人的接力。
每个年代都有特点:解放前,别人的爷爷上战场打江山,你的爷爷在家里种地。
改革后,别人的爸爸下海创业,你的爸爸在家守着一亩三分地。
现在,你一样在朝九晚五中继承着祖传的苟且。
所以别人家的优势,是几代人走了几十年打拼出来的。
一个家族的生长,遵循的是竹子定律。
竹子用了四年的时间只长了3厘米,从第5年起,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生长,6周长到15米,
其实前面的4年,竹子的根在土壤里长了数百米。
一个家族要想根深叶茂,一定是有一代人开了窍,
在能力范围内,选择资源最优质的地方。
现在普通人的奋斗路径也一样,家族一旦扎好根之后,你要尽可能地统筹家族的资源,堆砌到最好的体系里。
一个茁壮成长的家族,都有3个显著的特征;
有高瞻远瞩的长辈;有能挑起大梁的中年;有未来可期的青年才俊。
成长性差的家族,整个看上去就是一盘散沙。
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却为了屁大点个事儿斤斤计较。
而成熟的家族里,大家在一起说说新年的干法,
有没有合作的可能,酒杯一碰,生意敲定。
两种家族一对比,战斗力孰强孰弱,一目了然。
这个世界是接力赛,从来不是百米冲刺。
你这一代人在自己的赛程要全力做好的,就是尽到自己的责任,
不要将自己的责任推到下一代。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你一辈子没有完成的事情,
孩子们就要接过你所交的棒,重复你所走过的路。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