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时候有天和同学出去转悠了一会,背回来一把吉他,花1800买的。
他爸网上搜一下说买贵了,1400就能买下。
他查了一下也是,当下心里有一点失落。
我说实体店本来就比网上贵,因为实体店服务更好,比如卖给你的一定是调好弦的,以后哪里有问题,都可以找回去维修服务。
他爸还是认为那个带他去的同学肯定吃了回扣。
我说也不排除这个,就看你怎么看待这件事,如果你认为同学的推荐是你买琴的助力,他的的确确提供了有效咨讯给你,那他赚一点回扣有问题吗?
我们在做事的时候,要保持客观中正,还要带一点利他的宽容。
同时你也要从此明白,很多咨讯你可以自己从多个渠道获取,不想别人赚中间差价,就要自己辛苦一点多做功课。
他听懂了,后来买自行车,就对比了实体店和网上的价格,和他爸一起看,确定自己可以组装后从网上买的。
那把吉他我给他报销了,因为我支持他学乐器。
自行车他爸给报销了,他爸觉得那是他的职责。
又一次和同学出去逛,想定制西服,说以后艺考用得着,我说你还在长身体,现在定制西服艺考的时候就穿不上了,你可以买,但是我不会报销。
他就没买。
高三时候应该是被人忽悠了,花9800买了一套复习资料,买回来却连包装都没拆过。
小一万块钱对于他算不小的数目,就那样打了水漂,我没说他,也不报销,我觉得这是很好的一个教训,从此以后花钱应该会斟酌了,
也到了要直面来自社会的各种营销攻略的时候了。
我说人要直面自己的需求,正视自己的支付能力,用最客观的态度审视别人对你钱包的算计,要勇敢尝试,也要勇敢说no,
要通过各种通道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和经验值,以求拥有可以合理估价的能力。
这是你以后进入社会,不论进入哪个行业都必须具备的能力。
他吃的很简单,只是不吃剩饭。
不追求穿,不爱穿有明显logo的衣服。
不追求电子产品,买手机三四千的就可以。
他爸催他赶紧考下驾照,承诺随时可以给他买车,他自己一点都不着急,大一报驾校,打算大四以前考下来就好。
初一背的包包大二还在背,中间我给他买过两千的MK四千的蔻驰,他都不喜欢。
我感觉他内心的秩序感很强,从不看轻自己,也不好大喜功。
今年3月份他应该是谈恋爱了,朋友圈发了视频,除了我和我外甥,屏蔽了家族里其他所有人。
外甥是宽厚乐观的食神男,他们一起打游戏的时候就知道了,而我,他或许以为我看见会多给他零花钱吧。
我想了很久,就当没看见,如果他觉得开销大了,应该他自己想办法赚钱解决了。
他到了直面赚钱的时候了~
(投稿小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