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寡老人李奶奶无儿无女,但是她去世后,
花圈排满了整个院子。
有一大群孙子孙女给她跪拜送终。
李奶奶年少时家境很好,是个大家闺秀,她是家里的独女,人也漂亮。
她和心仪的男人结了婚,男人是上门女婿,小夫妻卿卿我我相敬如宾,
父母也是通情达理,对女婿如同亲生儿子,一家人相亲相爱羡煞旁人。
不幸的是婚后不久,她老公就意外离世,没有留下一儿半女,
她伤心欲绝,一直没有再婚。
在她四十多岁时她爸妈相继走了,就留下她一个人,她的家是两层小楼房,
门前的院子很大,砖砌有镂空的围墙,各种漂亮的花草在院墙外都能看到。
她一个人,一栋楼,花花草草的生活了很多年。
我刚会爬的那年,李奶奶五十多岁,我爸妈在生产队赚工分,
没人照看我,我妈只好把我关在家里,有一次独自爬了出去,
全村人找了一个晚上,最后在草堆里找到了熟睡的我,大家都吓坏了。
那晚,李奶奶找到我妈说,你以后就送我这儿来吧,
我也没什么事,妈妈激动得不得了,第二天一大早便把我送了过去。
李奶奶关上院门,我就自由爬行,她就在那里纳鞋底、编竹篮,裁剪布料做衣服,
还写字画画,我尿湿了她会给我换上干衣服,饿了也会喂东西给我吃。
过了一阵子,邻居们来她家送小孩的多了起来,院子里的小板凳越来越多,
还摆起两张小桌子,院子里热闹了起来,这个跌倒了,那个尿了拉了,
还有就是小朋友们打架了,把她忙得团团转,不论孩子的家人来接的多晚,
她都说没事,不着急。

因为她管了孩子们的午饭,所以送小孩来的家长都要给钱,
她死活从不肯收,于是大家就送些米面油来,她也就收下了。
渐渐的,大家都说李奶奶这儿就是个托儿所,不知道哪个邻居首先改口喊她大奶奶,
后来大家都跟着这么喊,觉得大奶奶这个称呼更亲切。
到了四岁时,我去上幼儿园,就不再去大奶奶那里,
印象中,到我上小学时,她那里小孩渐渐少了,再后来就没小孩过去了,主要是大奶奶老了。
这条街,我爸妈那个年纪有小孩的人,都非常感谢她,
她的大度善良,是那个辛苦的年代里最温暖的一抹光,照亮大家前进的泥泞小道。
大家记在心里,常去看看她,陪她说说话,也可惜这么好的人却孤苦一辈子。
九十多岁的大奶奶走了,很多人送来花圈和黄表纸,排满了她的院子,
挽联的落款都是孙子孙女,都是邻居们替自家小孩送来的,
不管回家的路途有多远,我们都不约而同,回去给大奶奶磕头送终。
整个村子的人,都在为美丽善良而又衷情的她祈祷。
(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