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三天,雨一直下。
男人备了纸钱、水果和肉,带着我回村。
田里的麦子像一块块大片的绿毯,风吹出起起伏伏的麦浪。
公公拿出两双长筒胶鞋,说下了三天雨,地里有泥。
老公兄弟俩各穿一双,公公脚上绑了个黑塑料袋,就这样解决了泥巴的问题。
父子三人,扛两把铁锹,背一只竹篓。
我在后面跟着走。
我没有进地,因为老公说露水太深,胶鞋也不够,我站在路边就好了。
等他们的时候,迎面过来一个骑着电动车的老人,六十余岁的样子。
车筐里放着拍好的黄纸。

刚下过雨的田间地头,滑溜溜的,骑车还不如走路稳当。
只见那老头儿的电动车一扭一扭遍地打滑,他全力扶着车把,
梗着脖子,两只脚不得不变成车子的辅助轮,艰难前进。
他家的坟地可能远些,一直远到骑车的人影只剩下一个小黑点,也没看见他停下来。
他父母如果见他孤零零一个人去,也会心疼的吧?
清明送纸钱,是不能晚过清明的。
所以即使清明的前两天瓢泼大雨,依然有回乡的人,撑着伞给故人上坟。
烧纸钱的时候,风大雨大,上坟人衣裳湿透,
也要把雨伞挡在纸钱上,确保那边的亲人有钱花。
这一份缅怀和放不下,
每年,等一个清明来传达!
(投稿淡淡下午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