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较多了,心情累了;欲望大了,幸福少了。人生百味,繁华万千,终是过眼云烟,昙花一现。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观点 » 正文

​88年,大哥中考成绩超过录取线二十几分

88年,大哥中考成绩超过录取线二十几分。

填报志愿的时候,大哥填的是师范学校。

那个时候我们不知道有“调包”这一说,最后被商校录取了。

毕业后,大哥在家里等待分配工作。 

那时中专毕业还包分配,但商校毕业却很难分到对口的好单位。

母亲有些担心,天天对父亲唠叨着:“你能不能也去找找关系,让孩子分个好点的单位?” 

父亲是个憨实本分的乡村民办教师,不擅长人情世故,再说我们家又没有那种有来头的亲戚,哪有什么关系可找啊!

无奈母亲逼得紧,憋了多日的父亲终于想起有个同学,

是县城一个科局的一把手。

88年,大哥中考成绩超过录取线二十几分配图

于是,带着大哥前往拜访,看能否叙叙同学情,帮忙打个招呼。 

那天父亲起的很早,从柜子里翻出他那件穿了多年的中山装,

这件衣服父亲只有重大场合才舍得穿,提着那个去学区开会才用的旧公文包。

大哥拎着母亲早已准备好的土特产,和父亲一起前往镇上乘坐班车,赶往县城。 

到了具城,父亲觉得有些寒酸,找了家商店,想买点像样的礼品,问过价格后,犹豫不决。

店老板看出他的窘迫,推荐买罐“麦乳精”,说这个价格实惠,也有面子,城里人也喜欢。

父亲转过身,把口袋里的钱掏出来,数了数,算算还能余下回去的车费,忍痛买了一罐。 

一路询问,几经周折,总算找到了地址。

多年未曾联系,两人见面有些意外,显得生疏。

父亲热情的称呼“老同学”,对方只是客套的寒暄了几句,随后直接问父亲有什么事吗? 

父亲瞬间拘谨了起来,“老同学”的称呼也改成“局长”,低眉折腰的说起大哥分配事情。

局长听后一脸严肃,沉默不语。

父亲见状,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个信封,放在茶几上。

局长看了一眼薄薄的信封说:“你们带来的东西我且收下,

但这个信封万万不可,我去了解一下情况,如果帮得上忙,自然会尽力,

你们也不必再来,回去等候通知吧!” 局长客套的留我们吃饭,父亲连忙婉谢,

一边说拜托了,一边退出局长的家门。 

通知下来了,大哥被分配到糖烟酒公司,可是没过多久,糖烟酒公司面临倒闭,

根本没班可上。大哥关系挂在单位,只好南下谋生去了。

如今,大哥在外面倒是发展的很好。 

多年以后,父亲在一次赶圩中,碰到昔日那位局长同学。

两人闲聊了一会儿,父亲得知对方遭遇诸多不顺。

父亲感叹: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父亲一直耿耿于怀那次登门造访所遭遇的冷落,

终于在这次重逢后得以释怀,岁月总是一半欢喜一半忧。

(投稿乡情)


老鲫鱼微信公众号

相关推荐

老鲫鱼微信公众号

猜你喜欢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