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是靠脑子的!你与穷人的差距就在这!
前段时间刷头条看到一段视频,是热播剧《都挺好》中的一个片段。故事发生在正在堵车的大街上,一个女大学生拦住一辆豪车的车主,不停地向对方推销:“先生,您一...
【生活百科】 2020年11月24日 06:38:14 728 新浪知道
前段时间刷头条看到一段视频,是热播剧《都挺好》中的一个片段。故事发生在正在堵车的大街上,一个女大学生拦住一辆豪车的车主,不停地向对方推销:“先生,您一定要考虑一下,我们价格很优惠的!第一个阶段只需要60个小时。”

“你知道我一个小时能赚多少钱吗?不知道是吧。我如果花5800买了你这个60个小时的课程,那我的损失可能要百倍以上,这个损失谁来赔我?”富翁接连问了几个问题,女学生眼睛向下瞟,身子往后退了退。
富翁继续问:“你做这个一个月能赚多少钱?”
“按提成的话一个月……两千到三千吧,我还在图书馆上班,一个月一千二,还有奖学金”,女学生磕磕绊绊把能挣的钱攒点清楚了。
女学生说她想攒钱去国外留学,每个月花八百,能攒两千,要攒三十万。
接着富翁替她算了一笔账:“好!等你毕了业之后,按照你们师大本科生的工资均价,你最多一个月4000,生活成本提高,一个月能攒3000块,那你也得攒个十年以上,是不是?省吃俭用十年,就是为了十年之后继续做个穷学生吗?啊?”
“我……”,女学生心里一肚子的抱负好像卡在了喉咙里,说不出来了。
富翁最后一番话点醒了她:“你要想清楚你这么努力是为了什么,我手下那些销售啊,最多也比你大个五六岁,干得好的话,半年的提成也有三十万。记住,赚钱靠的是脑子,你知道吧?”
赚钱,靠的是脑子。
这里的脑子当然不是指你的智商,而是你的思维方式,富翁教女孩的不是赚钱的方法,而是思维,而这才是以后对她影响更大的东西。
一念之差,思维决定
01 穷人与富人的最大差距在“思维”二字
问:为什么富翁不直接告诉女孩,你这样赚钱是不对的,应该怎样怎样怎样?
答:因为女孩的思维认知还停留在过去,直接教她方法就好比数学老师直接教她一大堆公式是一样的,会写不会用。
当我们陷入某个人生困局时,捆住我们的,不仅有外界的客观现实,还有我们过去的经历,习惯和思维惯性。
女孩过去的认知是:要想出人头地就要不停工作,不停攒钱。可如果按照这样的思维,十年之后仍然还是个穷学生。
在《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当中有一句话:一个人只要能够平静接受自己的无知,他的水平就已经接近苏格拉底了。
这所说的水平其实就是思维水平。
如果用到穷人和富人的对比当中可以修改为:一个人只要能够像富人一样思考,他的水平就已经接近富人了。
最关键的不在于我们现在跟富人手中钱的差距有多大,而是思维的差距有多大,钱只是一种表现形式,学会向他们一样思考,思考之后再去行动,最终才能在钱的差距上越来越小。
捆住我们的是思维惯性
02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穷富思维有什么不一样?
1、对待金钱态度不同
穷人思维对于金钱的态度是:我对钱没兴趣,我要努力存钱,然后去……。而穷人对待金钱的态度是:金钱就是力量,我要不断投资,然后去……。
你躺枪了吗?最初看到这两个观点真是很吃惊,因为自己对自己,对别人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对钱不感兴趣!”。
一直以来脑袋中就是这样的思想,我要节省,再节省,多存些钱就可以去玩,去旅游了。结果到头来,该用于买书籍,该用来补充营养的时候,由于想“省”钱,没投资自己,后悔莫及。
回头想想真是可笑,鱼和熊掌一个都没兼得。有时候想想真还不如理性地月光族,即使一个月的工资全部花完,但是可以用于健身,报一些课程,旅游,这些投资自己的活动,比我这个穷人过得有意义多了。
2、对待孩子的教育不同
穷人思维对待孩子教育的态度是:好好学习课本知识,学历越高将来你挣得越多,找个稳定的工作,这辈子就算出息了。
富人对待孩子教育的态度则是:好好学习理财,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可以去创业,要有自己的事业,将来让钱为你工作。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在《富爸爸穷爸爸》这本书当中体会尤为深刻,可以回顾一下这本书。
3、对待时间的态度不同
穷人更多的注意金钱,富人更多的注意时间。
假设我们出门看电影,很多人都会注意到路上花了多少交通费、电影票花了多少钱。但很少有人会注意路上堵车浪费了多少时间,电影开播前等待了多长时间。
你有没有躺枪?
大多数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多地注意金钱,而很少注意“时间”。我们总说工作太忙,要加班,要熬夜,所以没时间,但是我们有没有计算过这些看不见的时间浪费?
时间和金钱孰轻孰重?
03 怎样拥有富人思维?
这也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富人思维不代表只有富人才能有,通过三步我们也可以学会。
第一步:跨越稀缺陷阱,把钱当作手段,而不是目的。
梭罗说,一个人的富有程度跟他能够忽略的东西的数量成正比。
稀缺的东西就会吸引人的注意力,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缺钱的时候人们就会越在意钱而忽略其他东西,比如成长。面对钱和提升自己机会的抉择的时候,很多人会选择前者,而这样的思维方式带来的影响可能是失去更重要的东西。
这个怎么理解呢?我给大家讲《史记》里的一个故事。
我给你讲个故事
春秋末期,有个名人叫范蠡,他的二儿子因在楚国杀人而被拘捕,眼看就要被砍头。范蠡本想派小儿子去救人,但拗不过大儿子非要去,只能同意让大儿子到楚国找一个叫庄生的人,并送给庄生千两黄金。
范蠡告诉大儿子庄生会把人救出来,但千万不要过问其中的原委。
大儿子照办,庄生于是进宫劝楚王赦免二儿子。当二弟眼看就要获救时,大哥不平衡了,心里犯嘀咕:就这么几句话就赦免了,这庄生岂不是白赚了千两黄金?于是又把钱要了回来。
结果庄生立刻进宫,让楚王取消了大赦。最后,大哥只能带着弟弟的尸首回家了。
范蠡很伤心,但他说其实自己早知道结果会这样。因为大儿子从小跟着他白手起家,非常爱惜钱财,必然会斤斤计较,反而坏了大事;而小儿子从小生活优渥,并不吝惜钱财,反而有可能把事情办好。
虽然范家的小儿子不见得一定是个厉害的商人,但是在面对这件事的时候,他的做法可能会更接近“富人思维”,那就是不把囤积金钱本身当作金钱的价值体现,而是以通过金钱获取的好处来衡量它的价值。
我们追求财富也一定要看到财富背后的东西。钱是一种资源,资源在流动和交换中为我们带来的长期价值才是更重要的。我们要多训练自己对钱的看法。
财富
第二步:注重长期回报。
这里送你一个非常实用的工具——收益矩阵。
面对跟钱有关的选择时,一定要记住大脑不靠谱,大脑不靠谱,大脑不靠谱,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因为大脑很喜欢欺骗我们。当我们面对当下的好处时,大脑中更原始的奖励反馈系统开始工作,会产生相应的激素让我们感受到渴望。当我们想到未来可能获取的一些好处时,大脑的反应则较为迟钝,并不会让我们太兴奋。
这也是哪怕很聪明的人,也会做出缺乏理性的事的原因:明明嚷着要减肥,却一次次选择再吃一点;明明知道应该长期投资,却总忍不住高买低卖;明明知道要坚持运动,却以坏天气为借口在家休息。
所以用一个简单的工具理性分析得出的结果才更靠谱,避免被大脑欺骗。
推荐阅读:

前段时间刷头条看到一段视频,是热播剧《都挺好》中的一个片段。故事发生在正在堵车的大街上,一个女大学生拦住一辆豪车的车主,不停地向对方推销:“先生,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