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 [1] ,1706年1月17日—1790年4月17日)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美国政治家、物理学家、共济会会员,大陆会议代表及《独立宣言》起草和签署人之一,美国制宪会议代表及《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签署人之一 ,美国开国元勋之一
本杰明·富兰克林同时也是出版商、印刷商、记者、作家、慈善家;更是杰出的外交家及发明家。他是美国独立战争时重要的领导人之一,参与了多项重要文件的草拟,并曾出任美国驻法国大使,成功取得法国支持美国独立。
本杰明·富兰克林曾经进行多项关于电的实验,并且发明了避雷针,最早提出电荷守恒定律。他还发明了双焦点眼镜,蛙鞋等等。
本杰明·富兰克林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他曾是美国首位邮政局长。法国经济学家杜尔哥评价富兰克林:“他从苍天那里取得了雷电,从暴君那里取得了民权。” 本杰明·富兰克林被美国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6名。 他传记里面值得借鉴的有个培养13项优秀习惯的方法,这个培养优秀习惯的方法对他的人生有巨大作用,每天还早起早睡,自律自省。
我想出了一个达到完美品德大胆而费力的计划。我希望我一生中,在任何时候都做到不犯任何错误,我要克服所有的缺点,不管他们是由天生的爱好、或是习惯、或是交友不善引起的。因为我知道,(或自以为的)知道何者为善、何者为恶,我想我或许可以做到只做好事,不做坏事的地步。
但是不久我发现了,实际要做到比我想像的要困难得多得多。正当我专注在克服某一缺点时,始料不及的另一个毛病却冒出来了,让人防不胜防。
“习惯”利用了一时的疏忽,“理智”有时候又不是“癖好”的敌手。后来我终于弄明白了,光是抽象地相信完善的品德是对我们有利的,但还不足以防止过失的发生,坏的习惯必须打破,好的习惯必须培养,然后我们才能希望我们的举止行为能够坚定不移始终如一地正确。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想出来下面的一个方法。
我做了一本小册子,将每一种品德分配一页,每一页用红墨水画成七行,每天占一行,每一行上注明代表星期的一个字母。
我用红线画成13条横格,在每一条横格的头上注明每一品德的第一个字母。在这横格的适当直行中,我可以标记上一个小小的黑点,代表在检查当天该项品德时发现的过失。
我决定给予每项品德一个星期的严格关注,如此轮流替换。
这样,在第一个星期中,我密切预防关于节制的任何极细微的过失。其他的品德让他们像平时一样,只是每晚记下有关的过失。
这样,假如在第一个星期中,我能使写着“节制”的一行里没有黑点,我就可以认为这一品德加强了,它的相反方面削弱了,其程度也许足以使我扩大注意力到下一项,争取在下一周内在两行中度没有黑点。
这样下去直到最后一项,可以在13个星期内完成一个完整的过程,一年可以循环四次。
我开始执行这一计划,除了偶然间断外,我一直持续执行了一段时间。
令我以外的是,我发现我的过失比想象的要多,但我愉快地看到我的过失在逐渐减少。
这种做法,起初我觉得很别扭,后来终于养成习惯了,就变得那么容易、那么自然,我想可能在过去50年终没有人曾听我说过一句武断的话。
在我早年,当我提议建立新的制度或是修改旧的制度时,我的意见之所以被人重视,我想这主要归功于这种谦逊的习惯。”
这十三个习惯或者说品格如下
1. 节制:食不过饱,饮酒不醉。
2. 寡言:言必多于人于己有益,避免无益的聊天。
3. 秩序:每一样东西应该有一定的安放地方,每件日常事务应有一定的时间去做。
4. 决心:当做必做,决心要做的事应坚持不懈。
5. 俭朴:用钱不要浪费。
6. 勤勉:不浪费时间,每时每刻做些有用的事情。
7. 诚恳:不欺骗人,思想要纯洁公正,说话也要如此。
8. 公正:不做损人利己之事。
9. 适度/避免极端:别人若给了你处罚,应当容忍。
10. 清洁:身体、衣服、住所力求清洁。
11. 镇静:不要因为小事或普通不可避免的事故而惊慌失措。
12. 贞节:为了健康,切记伤害身体或损害自己以及他人的安宁和名誉。
13. 谦虚:仿效耶稣和苏格拉底。
当然你也可以问自己,阻碍你实现计划的最大缺陷是什么,比如需要胆子大,自信,行动力等等,为自己设立最需要培养起来的品格,一项项攻破。
坚持一年后,你一定会脱胎换骨。
推荐阅读: